【www.ythhrz.com--观后感】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通史》纪录片观后感(合集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 《中国通史》纪录片观后感

  大概半年前开始看《中国通史》这个纪录片吧,断断续续的,看完一个时代暂停一会,有时任意点开某个看过的视频一边听一边做事也是蛮有感觉的。温故而知新吧,而且我还挺喜欢这部纪录片的旁白声音。

  清朝的最后近百年,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百日维新,戊戌变法以及辛亥革命等等,都是以前读书学历史时为了考试而背诵过的名词。今天看完第一百集再来感受一下这些名词,真是五味杂陈。自大自负,软弱无能,列强欺侮,知耻后勇,奢靡享乐、腐朽没落、冥顽不化、不思进取、全军覆没、维新变革、何时能出头天……

  大清帝国在历史航行中就这样不停地遭受来自四面八方的风浪的一次又一次的冲击与拍打,最后终于被拍碎在海边上,碎得透透的。可惜了船上那帮在不同时期涌现出来想要力挽狂澜的能人志士,可怜了那些在风雨飘摇下担心受怕又无可奈何的子民们。

  第九十九集:维新与革命,在视频的末尾,有这么一段旁白,分享给大家。

  “乾隆五十九年,英国特使马戛尔尼勋爵在经历了觐见乾隆皇帝的种种曲折后,有过一段深刻而富有洞见的预言:

  ‘中华帝国是一艘陈旧而古怪的一流战舰,在过去的一百五十年中,代代相继的能干而警觉的官员设法使它漂浮着,并凭借其庞大的外观而使四邻畏惧。但当一位才不敷用的人掌舵领航时,它便失去了纪律与安全,它即使不会立即沉没,也可能像残舸一样漂流旬日,然后在海岸上粉身碎骨。’

  在马戛尔尼预言一百二十年后,清朝这艘老旧的大船终于粉身碎骨。马戛尔尼的远见在于,他预见到了中国终将处于一个近代民族国家的体系中,如果自上而下的变革不能发生,那自下而上的革命运动终究会将其完全淹没。

  伴随着清王朝的寿终正寝,共和与民主将成为中国人民继续追求的目标。”

第二篇: 《中国通史》纪录片观后感

  我今天看了《中国通史》一书,描写的是我们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我最喜欢周朝前期和唐朝前期,因为周朝开国皇帝周文王是个人才,而且还有一帮忠诚辅佐,而且周朝前期力量还很雄厚,周朝后期很腐朽,所以我不喜欢周朝后期,还有唐朝前期,李世民把国家治理的繁荣富强。可是到了唐朝晚期,皇帝只知道贪图享乐,大兴土木,搜刮人民的钱财。所以我也不喜欢唐朝后期。

  我们中国每个朝代的后期都很腐朽,就说纣王吧,他叫人建"朝歌"花了数万银两。杀了几百人。而且荒唐无道,最后果然被周武王灭了。

  最强大的就是元代,元代的开国皇帝是成吉思汗,他先统治了蒙古,然后竞把我们的中原占领了。占领了中原后,又把俄罗斯的首都占领了,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蒙古帝国。

  我最不喜欢的是秦朝,秦朝的秦始皇虽然建了万里长城。而且还统一了钱币。但是他把古时候记载的书全烧了,而且还杀了一些读书人,这叫"焚书坑儒"。到了秦二世的时候,秦二世把秦始皇坏的一面他继承,好的一面他没继承,而且还派了一些人为秦始皇殉葬。是他的作风使秦朝走向灭亡。

  我感受到了古时候皇帝英明的时候,国家就发达,皇帝无能的时候国家就腐朽。

第三篇: 《中国通史》纪录片观后感

  李老师推荐的100集的《中国通史》到今天为止我终于看完了。

  从10月16日开始看,到今天11月24日截止,历时了一个多月。

  整体感觉我们中华民族真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呀!泱泱华夏,5000年文明史,是一部血泪史,是一部战争史,更是一部奋发图强史。

  在每一个历史截点,总会有仁人志士站出来,站在历史大潮的洪流当中,奋不顾身,博击风浪,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有那么多英雄豪杰,大家鸿儒为了国家,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惜舍身取义,正是他们铸成了中华民族的脊梁,使我们屹立数千年而不倒!

  通过看这100集的《中国通史》我对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使我对祖国的感情又加深了一层。我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了。

  有些地方理解的还不太透彻,需要返回去重看,这真是一件长期的工作呀。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话真的很有道理呀,要想工夫深,铁杵磨成针。这学习知识,增长学问,也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呀!

  感谢我学习的领路人一一李昌远老师!


查看更多观后感相关内容,请点击观后感

2020 阳光学习网版权所有. 湘ICP备190182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