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ythhrz.com--观后感】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观看而引起的对社会.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永远在路上观后感精选四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从10月17日到25日,八集反腐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结合着刚刚闭幕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全面从严治党成为公众特别是领导干部热议的话题。从《人心向背》《踏石留印》到《利剑出鞘》《标本兼治》,这部专题片为公众全景式呈现了“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反腐倡廉实践,对于广大领导干部来说,既是一面审视自我的镜子,更是一种廉洁自律的借鉴。

党的十八大至今已经接近四年时间,反腐倡廉和从严治党可谓“硕果累累”,一百多名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先后落马,其中不乏周永康、徐才厚这样的大老虎。苍蝇老虎一起拍的反腐声势已经形成,一竿子插到底的反腐态势逐渐向基层延伸,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形成了一种拉网式的反腐全覆盖。腐败案件一件件、一桩桩,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很多就发生在自己身边,甚至就是自己平时认识的人,昨天还是风光满面,转眼就身陷囹圄。这种新旧强烈对比、冰火两重天的反腐态势,既让老百姓看到了建设廉洁政府、维护社会公平的美好希望,也让所有领导干部都对照反省,镜鉴自我。

以作风建设为例,早在十八大之初,中央就出台了“八项规定”,各地也陆续出台细则,诸如“六项禁令”和“十五条意见”等等,不少地方还专门出台了“禁酒令”,力图严明纪律,狠刹公款吃喝,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八项规定实施以来,特别是随着中纪委曝光平台不断曝光,对公款吃喝确实起到了震慑作用,但是依然有一些领导干部心存侥幸,不知收敛,顶风作案。《永远在路上》第三集《踏石留印》就集中展示了一些落马官员公款吃喝的典型案例。其中中石化院党组成员、总经理,就热衷于公款吃喝,他倡导“酒桌文化”,最善于在酒桌上“办公”,这种心存侥幸、不以为然的心理让他在朦胧醉意中滑向了腐败的深渊。还有天津医药集团原党委书记张建津,最爱喝茅台,八项规定出台后,他竟然指使工作人员把茅台装进矿泉水瓶,进行着掩耳盗铃的游戏。

《永远在路上》是“镜”更是“鉴”,像、张建津这样管不住嘴的官员,其实并不在少数。他们在铁窗下声泪俱下的忏悔,已经无济于事。这些典型案例,也是反腐倡廉教育的生动教材,对于所有领导干部来说都有非常重要警示作用。如今十八届六中全会从制度上部署了全面从严治党的相关事宜,再次表明,党中央坚定不移反对腐败的决心没有改变,坚决遏制腐败蔓延的目标没有改变,全面从严治党像千斤重担,依旧任重而道远。我们的领导干部要让自己的作风真正立起来、实起来、硬起来,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坚决打赢从严治党、反腐倡廉的攻坚战。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通过制度上的顶层设计,用好党内监督的有效武器,警示教育广大领导干部一定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提升“镜鉴”意识,以严实作风将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不断凝聚起推动改革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

第2篇: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永远在路上》这部电教片从第一集《人心向背第八集《标本兼治》,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正风肃纪,锲而不舍纠“四风”,赢得党心民心;反腐惩恶,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构成。

  专题片既透过列举多个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现身说法,进行深刻剖析和忏悔,又针对这些案例进行深入点评和分析,警示教育党员领导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坚定对党的信心和信任,为全面从严治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人心向背》的播出,是刮骨疗毒全面从严治党坚定决心的一面;是党性蜕变,深陷腐败旋涡而不能自拔者的一面,是贪腐官员自甘堕落的一面;更是一部以案为鉴、以案明纪,振聋发聩的反腐教材。电教片中披露的细节,向观众更向官员们展示了这些高官是如何从痛恨贪官,到最后变成贪官并身陷囹圄的过程。这种十分规的教育方式,将让很多“边缘人”身临其境般地看清罪与罚的边界,帮忙更多官员完成不敢腐、不想腐的自我教育。同时也是在向广大人民群众传递着一种信号,那就是政府工作公开化,在以往,审判这些贪官的过程和细节,老百姓是看不到的,由此能够看出,我们的政府工作的进步,也是越来越公开化了,无时无刻在理解着广大民众的监督。十八大以来,一批腐败分子被绳之以党纪国法,宣示着中国共产党敢于直面问题、捍卫党纪、自我净化、自我革新。

  古人云:“恶莫大过贪,祸莫大过不知足。”人一旦有了贪欲,就会失去自控力,会无所顾忌、胆大妄为,道德和法律对他思想行为的制约也会显得软弱无力。作为党员干部,如果贪念附身,人生的轨迹就会扭曲,思想就会蜕变,最终腐败堕落。

  专题片中的“老虎”能够说是地位显赫,待遇优渥,并不缺少什么,为什么还有极少数的高级领导干部因腐败贪污,走向身陷囹圄、悔恨终身的局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道德标准降低,脱离人民群众。他们由于长期身居高位,放松了思想政治的学习,对自身的要求不在严格,长期的脱离基层,远离人民群众,工作开始变得虚浮于事,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抛之脑后,置党纪国法于不顾,侥幸心理严重,忽视了“法纪是条高压线,谁摸谁触电”这一准则,自我陶醉于手中的权力和所能摄取的非法利益。

  二是缺乏服务意识,党性修养不强。长期身居要职,接触不同层次的社会人群,心理发生了变化,工作主动性降低,服务意识淡化,丧失了党性,忘记了党纪国法,盲目攀比,贪图享受,甚至为了到达谋求个人利益的目的,不惜违反干部任免原则和组织制度,严重影响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用心性、创造性,也损害了我们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光辉形象。

  三是价值观产生扭曲,拜金思想滋生。由于长期对社会公共资源的调配,手中掌握的有形无形资源不断累积增多,心里发生变化,产生了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真理,权力观、政绩观、金钱观也发生了改变,崇拜权力、迷信金钱、片面的追求政绩,辜负了党和国家的多年培养,辜负了人民的信任。

  四是制度不够健全,监督问责缺失。我们党和政府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体制还有待完善,监管的力度不够,尤其是对我们党高级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监督,使得极少数的政治信仰不坚定、党性修养不强的高级领导干部在缺乏监督的状况下,迷失在权力和金钱泥沼中不能自拔,不仅仅损害了党和国家、人民的利益,也毁了自身光明远大的政治前途。

  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离不开广大党员干部的用心参与发挥作用,而拥有坚定政治信仰、崇高道德品质的的领导干部更是社会发展进步,政府发挥调节市场职能的关键因素,作为一名纪检干部我觉得就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政治觉悟。平时要注重学习,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使自己在思想上与行动上时刻与党中央持续高度一致,顾全大局,树立远大理想,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是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服务意识。在工作中,要不断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业务潜力,高效高质的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工作;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牢记我党的宗旨,始终把为人民服务放在首位,坚持群众的事无小事,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要向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英雄模范人物学习,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从政,勤勤恳

  三是树立正确观念,加强自身修养。作为一名纪检干部,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科学的政绩观、权力观、金钱观,不断的加强自我学习,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潜力,提高拒腐防变的潜力,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依法履行职责,坚决维护宪法、法律的尊严,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四是完善管理机制,加强执纪问责。要建立健全干部监督机制,使之成为一种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管力度,保证权力在运行中公平、公正、公开;教育和引导机关干部依法履职时,要尽可能的公开透明,同时,要加强局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实行机关财务审批和稽查制度,并加大干部违纪问题处理力度,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

  无论是我们党的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工作人员,只有不断的加强自身的政治学习,业务学习,树立正确的观念,时刻自省严格要求自己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能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就如雷锋同志所说的那样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才能真正的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

  《永远在路上》电教片带给我们的是心灵上的触动、思想上的教育、行动上的推进,我们就应回过头来认真审视自己、检讨自己、改造自己,以优良的工作作风促进局机关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

第3篇: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电视机旁、朋友圈里、公众号中,人们不约而同地谈论着一部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

昨晚,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8集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第一集《人心向背》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在片中,周本顺、白恩培、李春城等案件当事人现身说法,穿插办案人员、专家学者的讲述和分析,多处案件细节首度公开,受到广泛关注,引起强烈反响。

“看后心情特别激动,感到特别震撼。”中央党校党建部叶子鹏说出了大家共同的感受。他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反复告诫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从片中能鲜明感受到,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革命战争年代,老百姓之所以将最后一粒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个娃送他上战场,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和他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为老百姓打天下谋幸福的。”河南省开封市纪委常委康青选告诉记者,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一定要汲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把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让腐败分子在党内没有任何藏身之地。

“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将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在此背景下,专题片的播出恰逢其时,这是讲好反腐故事的精品佳作,是歌唱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的好声音!”湖南省湘西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龙山县委书记周云观看专题片后说。

“当看到周永康等一批腐败分子的认罪与忏悔之态时,心中顿时想起一句话——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安徽省霍山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陈明龙说。

在浙江省遂昌县纪委,17日晚的会议室灯火通明,全体纪检干部正认真收看《永远在路上》,大家边看边交流体会。遂昌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付勇斐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只有进行时,专题片中的案例鲜活深刻,既有剖析和忏悔,也有深入的点评分析,这既警示为官者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也让广大百姓看到了我们党反腐败的坚定决心。”

17日晚,福建省长汀县新桥镇党委委员早早就守在办公室的电视机旁,观看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专题片。新桥镇党委书记韦萍说:“白恩培、周本顺等人突破纪律底线,丧失党员信仰,成为‘阶下囚’,警示意义极强。作为乡镇党委负责人,我将切实担起主体责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

“只有算明白人心向背的政治账,才能跳出‘历史周期律’;也只有算明白人心向背的政治账,才能凝聚起改变时代的磅礴力量。”叶子鹏告诉记者,他已迫不及待要看第二集了。

“认真看完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对于大学生而言,在学生时期就要以片中事例为警示,崇廉拒腐,坚定信念,增长知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争做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绽放自己的青春色彩!”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清华大学首届苏世民学者赵闯看完专题片后写下这段话,并转发到朋友圈,让更多的人分享他的触动。

专题片在网友中也引起强烈反响,众多网友纷纷点赞。有网友表示,“高质量的反腐警示专题片,好看!”“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看了第一集,便能感受到党的良苦用心、菩萨心肠。”

诚如微信公众号“侠客岛”所言,“这部片子有多猛?这么说吧,今天第一集,观众基本上就已经可以感受到火力全开的架势;更重要的是,第一集才只是放了个开头而已。”

第4篇: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强作风树正气永远在路上

  近日,八集反腐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于10月17日开播,第一集《人心向背》就深深地震撼了我,本集主要讲述了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深入推进正风反腐,一大批腐败分子被绳之以党纪国法,获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赢得了党心民心。观看心得体会如下:

  首先,党风廉政建设无小事。反腐没有休止符,白恩培禁不住个人私欲,最终落入豪宅名车的物质诱惑的陷阱中。周本顺由于放纵对子女的溺爱,"从小就痛恨贪官"的他最后变成了自己讨厌的模样。李春城重干事而轻廉洁,"大节不亏"的侥幸心理让其丧失了对腐败的警觉性…正是一开始小事上的不注意,公款吃喝,与商人同流合污,当理想变为现实,即使干再多的事,背离了自己的初衷和信仰,也只会越走越偏,成为党和人民所不齿的反面教材。

  其次,政治理论学习就是给思想补钙。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强化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树立党员廉洁正气,拒腐防变。努力学习关于反腐倡廉的重要论述,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理论文章,学习纪检监察机关规定的理论内容,结合街道办实际,进行思考与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最后,践行作风建设靠自觉不靠督促。结合街道办监察工作实际,把党风廉政建设贯彻到我的工作中。一要严抓严管职工日常工作作风,敢于碰硬,不怕得罪人,时刻敲响廉洁自律警钟,把工作中的不正之风扼杀在摇篮里。二负起监督职责,做到早打招呼早提醒早提要求,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让反腐的种子深入人心,严守廉洁自律的红线。


查看更多观后感相关内容,请点击观后感

2020 阳光学习网版权所有. 湘ICP备190182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