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ythhrz.com--观后感】

防线,汉语词语,拼音:fángxiàn,意思是由工事连成的防御地带等。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蓝色防线观后感范文汇总五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蓝色防线观后感1

之前看大阅兵见到维和方阵时,心中对于这个兵种还是有些疑惑,所以看这部电影之前隐约是有期待的。

我们庆幸身处和平年代,但是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的人民仍生活在动乱战火中,近有缅甸,远有南苏丹。他们也有无数平民需要生活,但是分裂的政权之争草菅了多少人命。中国维和部队介入但是保持中立,不插足国家内政,只专注于保护这些被迫卷入战火中的平民,他们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是一个国家对生命的悲悯,是一个大国的社会担当,更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种诠释。

开头的采访以及晃动的镜头下不够清晰的画面,就给我感觉这不是一部制作精良的电影,而是一部真真实实的纪录片,但它比战争片更为冲击,比特效大片更为精彩。它真实的记录了战士们在战争环境下,互相鼓舞,互相照顾,热切希望和平,又非常思念远方的家人。

当看到影片中一封未公开的战前家书,引全场泪崩。说实话,在军医出现的第一瞬间我就泪目了。他说自己是年龄最大的一个,心疼这些年轻的战士。他们也是普通人,也是子女,是丈夫妻子,是爸爸妈妈。但更是英雄,他们为无力抵抗战火如蝼蚁一般的平民提供庇护,像一座牢固的长城。

试问,能在异国他乡不惜生命危险保护当地难民,那么当我们国家发生危险困难时,军人们还有什么迟疑吗?

国人们安宁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边防战士和维和勇士们的牺牲时有发生。还是那句老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蓝色防线观后感2

多彩的青春,美丽而美丽。

一个又一个温暖的下午,我们坐在一起,成语接龙,猜谜游戏,是最好的点缀。你说,我笑,她在制造噪音,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照在我们欢笑的脸上,无声地,潜入我们的内心。这种青春是金色的,充满希望。

下午下倾盆大雨时,我总是带着沮丧的心情拿着残酷的成绩单。在父母一句接一句的唠叨中,我的眼泪流得如此之快,以至于我终于放声大哭。我为父母感到委屈和不可理喻。这样的青春是灰色的,充满悲伤。

在春风温暖的早晨,我太小心眼了。我不想把大的东西变成小的,小的东西变成了“小事变成大事心高气傲,这是此刻的真实写照。傲慢变成了现实。发生了一些事情这样的青春是深红色的,充满了冲动。

在梦幻般的夜晚,我经常和朋友们相互鼓励。政治课的老师说:因为我们年轻,我们不怕失败,相信一切都可以从头开始。”是的,我们不怕失败。在一次又一次追逐梦想之后,即使你没有成功,你仍然会固执地抱着幸运的心态:还会有另一个。这样的青春是翠绿的,透露着希望。

雨后,我去了忙碌的老师办公室,趁老师不注意,偷偷放了一杯热茶。然后我悄悄地退出房间,开心地笑了。这样的青春是蓝色的,充满活力。心明净。

......

在这么年轻的时候,我们都很满足。在我们的世界里,有时会有灿烂的笑容,有时会有耀眼的雷电。就这样,随着多彩的青春,我们一起旅行。

蓝色防线观后感3

今年是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0周年,《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0年》白皮书在9月18日正式发布,中国首部海外维和战地纪实电影《蓝色防线》也于当日上映,《蓝色防线》是30年来首部以战地纪实的形式,真实展现海外维和行动全貌的电影,影片是从350个小时的真实素材中筛选出来的,这些素材大部分都是战士们贴身拍摄,其中不少枪战的画面是冒着生命危险拍来的。

真实展现我国首支维和步兵营

《蓝色防线》由阿里影业联合出品,淘票票和中影共同发行,为中国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全体官兵亲历记录,历经五年(2015-2019)跟踪拍摄,横跨中国和非洲大陆,真实展现了我国第一支成建制维和步兵营,在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期间,在战火纷飞中保护当地难民营安全的故事。

电影中所展现的第二批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主体是从“杨根思部队”抽调组成,“杨根思部队”更是从抗美援朝时期就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部队。在影片的首映礼上,曾经亲历电影记录全过程的杨根思部队维和战士鲁成军、刘健、付晓飞、姚道祥、陈秋岑、杜希林等,身穿维和部队制服来到现场,这是部分战士自退伍后首度与老战友们重聚,为观众们分享了他们参与维和行动的初衷及收获,共话军人使命以及那些一生难忘的维和记忆。

谈及为什么大家都自愿参加维和行动,曾任我国第二批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政治教导员的鲁成军表示,所有人的初衷就是精忠报国、为国出征。在和平时期,选择去南苏丹这样一个最危险的国家,去接受生与死的考验、血与火的洗礼,才能真正检验出中国军人的精神。而当最终圆满完成了为期一年的维和任务后,大家最大的收获和体会,就是我们80后、90后这些年轻的官兵靠得住,他们懂得报效国家,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不怕牺牲,勇于奉献。

不煽情表现的是隐忍和艰难

来自杨根思部队的王震是赴南苏丹维和的亲历者,他说:“这部电影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真实,原原本本,没有艺术夸张,展现的就是我们维和战士实实在在的生活,展现的就是我们中国军人原原本本的面貌。”影片在映前的一系列路演和点映活动中,均获得了行业内外的一致好评,几乎所有观众观影后都泪流满面,肯定了这部电影传递出的意义和价值。

导演周德新表示,主创团队的定位就是“我们是这部片子的记录员”,所以“真实”是这部电影的最大特色,影片联合导演、剪辑指导刘欣拿到了约500个小时的素材,这500个小时包括350个小时的前线素材以及150个小时的专题片补充资料。之后,她又带领团队采访了十余位已经归国的第二批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的中国官兵,拍摄了100个小时的采访素材,还搜集了20个小时的新闻素材。最终,这600多个小时通过剪辑,重新组织叙事,构建成这部长约90分钟的军事纪录片。

刘欣介绍说,350个小时的素材大部分是战士们贴身拍摄,其中不少枪战的画面是冒着生命危险拍来的。在看这些素材的时候,刘欣自己被无数次感动,但她在剪辑素材、选择画面的时候,始终保持“克制的态度”,“煽情不是这部影片的目的,我们追求的是克制和留白。”

刘欣说,跟《战狼》《红海行动》这样的剧情大片相比,《蓝色防线》中的维和部队有自己的使命特点,“他们出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难民,履行联合国交给的任务,我们要表现的是中国维和部队军人们的隐忍和艰难。”

鲁成军战前家书引泪崩时刻

18日,鲁成军的儿子和妻子来到首映式现场。当年那个问爸爸“你不会挂了吧”的稚儿,已经健康成长为一个高大少年,更向爸爸献上了其亲手绘制的礼物——“我眼中的维和爸爸”素描画,作为爸爸参与维和行动的纪念,将爸爸人生中最帅最高大英勇的形象永远留住。而全场最泪崩时刻,则是鲁成军亲口朗读给妻子孩子写下的战前家书。

鲁成军写下这封家书的时刻,正是2016年7月10日南苏丹局势急剧恶化之时,在信中,他写道:“我们全营的人都会有生命危险。作为军人就已经有牺牲的准备,你们也应该有这方面的准备,所以要坚强,不要哭。”他在信中感谢妻子的多年付出:“这么多年跟着我。因为是军人照顾不上家,也照顾不上你,让你辛苦了。”他对儿子殷殷叮嘱:“要健康成长,不仅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好的意志品行,要正直善良。要乐观向上,遇到任何困难,都不能退缩。都要积极,再难的事也不能当逃兵。”对待父母,更是想要隐瞒,不想让老人受刺激。这些对家人发自肺腑的叮咛嘱托,真诚质朴间洋溢的是浓浓亲情与拳拳孝心,令人久久感佩心间。

蓝色防线观后感4

9月13日,我与青岛小记者团的队员们来到了麦凯乐的大商影城观看了《蓝色防线》首映,这是一部关于中国维和部队在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的纪录片。

电影以战士的回忆,穿插着战地记者关于长巡的录像为主要思想,描述了维和部队在异国他乡的艰辛。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有三个场景。第一个是,在指导员即将坐上飞机时,他的儿子对他说:“爸爸,你会不会挂了?”从这句话,我深刻的感受到在父亲即将背井离乡,奔赴现场时,儿子对父亲的牵肠挂肚,以及对父亲生命安危的担忧。第二个场面是政府军队将一颗火箭弹误炸在了维和部队的一辆装有好几顿炸药的装甲车上,造成七名战友负伤。但为了保证更多人的安危,连长等人不顾生命安危跑进火海扑灭熊熊燃烧的大火。这一段再次突出了军人们不抱怨、不诉苦的坚强品质。第三个画面是,在两名队员身亡后,连长虽然自己痛苦欲绝,但还是鼓励战友们要镇定,不因为队友的牺牲而乱了阵脚,这不正体现了连长的顾全大局吗?

看完电影后,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和平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维护和平,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长大后保家卫国!

蓝色防线观后感5

9月13日,我与青岛小记者团的队员们来到了麦凯乐的大商影城观看了《蓝色防线》首映,这是一部关于中国维和部队在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的纪录片。

电影以战士的回忆,穿插着战地记者关于长巡的录像为主要思想,描述了维和部队在异国他乡的艰辛。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有三个场景。第一个是,在指导员即将坐上飞机时,他的儿子对他说:“爸爸,你会不会挂了?”从这句话,我深刻的感受到在父亲即将背井离乡,奔赴现场时,儿子对父亲的牵肠挂肚,以及对父亲生命安危的担忧。第二个场面是政府军队将一颗火箭弹误炸在了维和部队的一辆装有好几顿炸药的装甲车上,造成七名战友负伤。但为了保证更多人的安危,连长等人不顾生命安危跑进火海扑灭熊熊燃烧的大火。这一段再次突出了军人们不抱怨、不诉苦的坚强品质。第三个画面是,在两名队员身亡后,连长虽然自己痛苦欲绝,但还是鼓励战友们要镇定,不因为队友的牺牲而乱了阵脚,这不正体现了连长的顾全大局吗?

看完电影后,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和平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维护和平,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长大后保家卫国!


查看更多观后感相关内容,请点击观后感

2020 阳光学习网版权所有. 湘ICP备190182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