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ythhrz.com--观后感】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毛泽东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毛泽东观后感1

  毛泽东爱读书,读了很多书,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读了陈晋主编的《毛泽东读书笔记精讲》,还是有振聋发聩、醍醐灌顶之感。一个忙于各种事务的党的最高领导人,读书多到如此地步,没有想到。四卷《毛泽东读书笔记精讲》的头一张插图就是毛泽东读英文版《共产党宣言》笔记,为之一震。

  《精讲》附录列出毛泽东一生阅读和推荐阅读的三十一个书目,就占用了94页篇幅(而这当然不是他一生阅读的全部),琳琅满目、浩瀚汪洋,令人愕然肃然。再看看毛泽东早年所发出的“读奇书、交奇友、创奇事,做奇男子”的心愿,他是说到做到了。仅奇也哉?雄乎伟乎壮乎,神人也!

  毛泽东是书海、人海、政海、民族抗争之海的弄潮儿,波涛万顷,千帆竞发,兀立潮头唱大风!他读了古今中外多少书——读了四书五经,读了二十四史,读了楚辞汉赋李白杜甫;还读了西方启蒙新学、马列经典、哲学、历史、自然科学;而且也读了少为人知、稀奇古怪的各种闲书杂籍。他眼到口到手到心到,写下那么多读书笔记,抒发那么多有趣的评论。他从实践出发,以书为机场跑道,起飞升高,翱翔万里,睥睨天下,在书海内外掀起风波,激起浪潮,直是亘古少有的奇观。

毛泽东观后感2

  有次上学期间教书的先生出去了,毛泽东就带领着他的小伙伴们下塘里去游泳,这件事情被他的先生知道以后,很生气,就要打手心。可先生转而一想,对毛泽东这样倔强聪颖的孩子,不能来硬的,便说:“我出两个对子,你对得上,免除惩罚,对不上,则要打手心。”

  毛泽东不愧是个聪明的孩子,一下子就听出了先生话里的意思,知道他的先生还在很生气他游泳的事,他很快就答出来了。先生决定想一个复杂的,就说:“牛皮菜。”,毛泽东想了一下,说道:“马齿苋。”先生觉得这两个对子对的很好,就免了打毛泽东手心的念头。

  毛泽东真聪明啊!他用自己的智慧来免受自己的皮肉之苦,难怪他长大后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主席。他从小就热爱学习,利用一切机会读书,半耕半读掌握了很多知识。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多动脑,多读书,长大后为我们的祖国效力!

      毛泽东从一个小山村走出来,从不识字到了领导中国人站了起来,建立了新中国,让中国在世界上站稳了脚。我们也要向毛主席那样刻苦学习,关心他人,做个新时代的好少年。

毛泽东观后感3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在中国人民心中,毛泽东,就像东方升起的太阳,照亮中华大地,照暖中国人心。

  人民盼望“太阳”,是因为“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1840年以后,中国大地饱受西方列强铁蹄的蹂躏,中国人民饱受黑暗封建势力的压榨。国土破碎,民不聊生。人民在寻找“大救星”,需要“他为人民谋幸福”。

  从韶山走出来的毛泽东,正是这样的历史伟人。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以他特有的语气和手势,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人民为之振奋,世界为之震惊,历史为之震颤。几千年的旧秩序在他及其战友们的手中土崩瓦解。庞大而古老的国度,“莺歌燕舞”,换了人间”。到处“

  从此,《东方红》一歌,响遏行云。

  我们不能忘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有四个具有里程碑意义、起了关键作用的重大事件和历史节点。它们是:1911年辛亥革命,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毛泽东与这几件大事的关系,四居其二,他是主导者;改革开放,他是前期的准备者。他的历史贡献彪炳史册。细细想想: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缔造者,对中国共产党建设为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起了决定性作用;是人民军队的主要缔造者,对人民军队打败侵略者和反动派、成为保卫国家安全的坚强柱石起了决定性作用;是社会主义中国的主要缔造者,对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起了决定性作用;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回眸历史,有几件大事一直在我脑际萦回。一是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他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壮举,把面临灭顶之灾的工农革命武装带入坦途,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二是当中国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夕,他以郭沫若的历史剧《甲申三百年祭》中李自成失败的惨痛教训、以黄炎培提出的中国历史上新政权“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警言,告诫全党,提出了“进京赶考”的命题,作了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训令,教导全党,武装思想,才能执好政、掌好权;三是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提出了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为社会主义事业扬帆远航指明了方向;四是为了中华民族扬眉吐气,还在我国经济百废待兴之时,决心搞“两弹一星”。原“子弹就是那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这一句话的成果,使中国站到了世界平台的“制高点”;五是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以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群众路线为哲学基础,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

  纵观过往,毛泽东奋斗一生的历史意义和名垂青史的伟绩在于:每当国家和民族处于危急存亡之秋,他挽狂澜于既倒,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邓小平在上世纪80年代初所作的这个评语,有着力透纸背的准确性和毋庸置疑的权威性。中华儿女的子子孙孙从中领悟到“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句歌词凝重的历史意义和伟大的民族情感。

  今天,我们无论从什么角度,也不管毛泽东的功过如何评说,谁也不能否认他是中华民族不朽的民族英雄、时代的骄子、世界的伟人、历史的圣雄。他的英名将万世流芳。

  毛泽东给我们留下了哲学的睿智

  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如果有人询问:中国现在占主导地位的哲学是什么?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哲学家是谁?人们会以肯定的语气回答:是毛泽东哲学思想,是毛泽东。

  这绝非偶然。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一个最大特色,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他冲破思想的藩篱,融合古今,贯通中西,剔除糟粕,吸取精华,然后把它们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相结合,完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丰富的过程,对中国古典哲学改造的过程,创造出民族特色鲜明的中国哲学。

  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必须走出“殿堂”,与社会实践结合并指导社会实践。毛泽东的成功,在于他懂得: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土地上“落户”,为我所用,就不能强拉硬拽、生搬硬套,关键要实事求是,使其符合中国国情,与中国文化、中国传统哲学的土壤相“接轨”,从而和谐地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崭新的面貌在中国问世,成为中国革命者的精神财富。

  我们从革命历程中看到,毛泽东闪耀哲学智慧的举措灿若星辰。中国革命,没有生吞活剥地“拿来”他人经验,一举攻占大城市,而是根据国情,农村包围城市;我党草创革命武装时,不是孤注一掷去打攻坚战,而是因时、因地制宜,经历打游击战来壮大实力;战争胜负不能唯武器论,而是独辟蹊径:攻战之事,系乎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以人心向背为要。革命低潮时,他预示光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敌人狂妄时,他豪言蔑视: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判断是非恍惚时,他指点迷津: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是一条朴素的真理。毛泽东又“锦上添花”:无产阶级革命军队,必须党指挥枪,决不允许枪指挥党,等等。

  毛泽东哲学的代表著作,有人概括为“两论”和两个“正确”四篇:《矛盾论》,认知矛盾的普遍性;《实践论》,认知实践的重要性;《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认知存在决定意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认知革命对象变化后的“革命”。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毛泽东正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改变世界”的旗手。不然,一个积弱积贫的旧中国,何以能“日月换新天”。

  毛泽东哲学的睿智,诉诸我们的是科学的世界观、能动的方法论和不懈的创造精神,过去是、今后仍然是指引我们事业前进的理论基础。学好哲学,受用无穷。这是从实践毛泽东哲学思想中体验出的“八字真言”。

  历史上的伟人,莫不以他的哲学思想传世,莫不以这种思想下的事业泽世。毛泽东正是这样一位睿智的哲学家。

  毛泽东给我们留下了理论的智慧

  恩格斯有一句名言:“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毛泽东以理论思维伴随终生。他从青年时代起,就把人生支点,即他的理论基点,建立在认识中国国情、改造中国国体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他以为理论准绳,提出分清敌友是革命首要问题的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打下基础;他从历代王朝更替的腥风血雨中,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中国共产党拥有了自己的武装,从而形成了新的建军思想;他从中国产业工人队伍尚未形成的社会现状出发,提出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指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之途,同时也为“中国特色”播下种子;他面对日寇侵占中国领土后国内出现的“亡国论”“速胜论”和观点,提出持久战的思想,用8年时间,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埋葬了日本侵略者;他顶住外来压力,“划江而否定治”的主张,“宜将剩勇追穷寇”提出的思想,解放了全中国,也为独立自主思想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建立以前,在社会主义革命的准备阶段,他创立了新民主主义论,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前者开辟的是中国这样的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大道,后者提出的是实现革命转变的具体途径。他创立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论;他揭示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他详尽论述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他提出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十大关系的思想;他绘就的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的蓝图;他创立的社会主义文化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他奠定的独立自主对外政策的基础,等等,一举打破了坚冰,开通了航道,使中国这艘驶离旧港湾的巨轮,乘风破浪地前进在社会主义的崭新航线上。

  理论无禁区,追求无止境。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发展的理论,所以,必须与时俱进。毛泽东指出:“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这样,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地追求,才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理论的力量在于说服人。理论的说服人,既不靠权,也不靠钱,靠的是真理。因为,理论要叫人接受,就必须讲出道理,使人信服,否则,人家就不信。为了说服人,理论就力求更加准确、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实际。在说服人的过程中,理论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力量——真理的感应力。

  毛泽东思想,正是这样的理论。它能说服人、打动人、指引人。因为,它闪耀着真理的光芒。

  毛泽东给我们留下了精神的瑰宝

  毛泽东一贯强调,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他的一生,就可以立此存照:

  他从小志存高远,立下了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抱负。青年时代,“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即以之慨发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湘江评论》上宣称:并在“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真是“舍我其谁”于是,鲲鹏击浪从兹始”,“造反也!“举起有理”的大旗,霹雳一声暴动”,“继而发出天问:何“时缚住苍龙”?锐猛难挡,气贯长虹。

  毛泽东的人生,龙精虎猛,气势夺人。如:他的性格是“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他的斗志是“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他的举止是“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他的追求是“不到长城非好汉”;他的轻蔑是“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他的风度是“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他的气概是“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他的勇毅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他的豪迈是“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他的理想是“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他的浪漫是“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他的幽默是“神女应无恙,当今世界殊”等等。

  毛泽东以诗词言志向,用事件明精神。请听他是如何评价自己所领导的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何等的敢为天下先!长征精神的核心,就是革命理想大于天。精神的力量是难以估量的,它能视“万水千山只等闲”,它能将跨越乌蒙山脉当作“走泥丸”。所以,长征的精神魅力,经久不衰地吸引着人们。早在1936年,为一睹长征英雄们的风采,美国记者斯诺,迎难避险,来到延安,写出了一本畅销世界的名著《西行漫记》。时隔50年,又一位名叫索尔兹伯里的美国记者,以七十高龄,沿着长征路线采访,写下了《长征:闻所未闻的故事》,产生了令人神往的魅力!

  人类从海洋爬向大陆,从森林走向平地,从茹毛饮血到钻木取火,从野蛮走向文明,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英雄主义精神。长征所体现的,正是这种英雄主义的本色。改革开放的新长征途中,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奋斗中,也需要英雄,并无时无刻不在呼唤英雄辈出!

  毛泽东留下的精神瑰宝,正是我们应该继承的不灭的灵魂。

  毛泽东给我们留下了文化的辉煌

  古往今来,甚至古今中外的领袖人物,潇洒莫如毛泽东。他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理论家、军事家,也是独领风骚的诗人。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横槊赋诗的曹操,文治乏术;斗酒诗百篇”“的李白和高唱“大江东去”的苏轼,武功几无。他们虽然曾为无数后人所倾倒,但是,能将文治、武功、词赋统领于一身者,惟毛泽东一人而已。毛泽东的诗词,包举宇宙,震荡山河,纵贯历史,冠绝古今。有的学者评价毛泽东诗词的恢宏是“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眼底六洲风雨,笔下有雷声”。其篇章字字经纬,“天章有如云锦,织出革命豪情”,“携卷登山唱,倘若流韵壮东风”。更有学者把他的诗词连贯起来,演绎为一部中国革命的不朽史诗。

  是的,毛泽东从斥责“粪土当年万户侯”到“黑手高悬霸主鞭”,“十万工农下吉安”“横扫千军从到如卷席”,“战地黄花分外香”“万丈长缨要把鲲从到鹏缚”,“红军不怕远征难”“百万雄师过大江”,从到从“诗人兴会更无前”“换了人间”,“截断巫山云到从雨”到“敢教日月换新天”,从“金猴奋起千钧棒”到“要扫除一切害人虫”,“五帝三皇神圣事”“环球从到同此凉热”……是何等的荡气回肠!

  今天,当我们细细赏读,那醇厚而悠长的精神涵润,沁人心扉,激荡胸怀。毛泽东的诗词,表达人生意向,体现领袖气质,赞颂奋斗精神,抒发革命豪情,披露坦荡胸怀,开阔阅世眼界,展示高尚情操等,无所不在而又无一不动人情怀。他作为诗人,诗词的使命是写景、咏物、抒情;而作为革命家,作品的主旨在“言志”。他妙手回春,使情景交融、志物相通。写景、咏物、抒情,均在无意中“言志”。例如:“乱云飞渡”中的“劲松”,“战地硝烟”里的“黄花”,“冰雪悬崖”“俏梅”,搏击长空”“老鹰”,奋起千钧间的“里的“棒”“金猴”,背负青天”“鲲鹏”,时的“中的莫不借景托情,卒章显志。

  毛泽东诗词与其许多光辉著作一样,议论纵横,灵活多变,无处不闪现智慧的光华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贺新郎·读史》为例,仅以其咏叹人类社会,从诞生到归宿,以百余字囊括,大笔如椽,势能扛鼎。在中国诗史上难以找出一首跨度如此之长、视野如此之阔、笔力如此之厚的作品与之媲美。“人猿相揖别”“歌未竟,起句,东方白”完篇,百余字,字字珠玑,简约、精准、独到,大气磅礴地巡礼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全程,一词成史,举世无双。

  诗歌创作中,有人着意追求“力”,有人着意追求“美”,二者往往难以兼得;有人强调“味”,有人强调“劲”,二者往往不能并蒂。毛泽东的诗词,达到了“力”与“美”的完美结合。“劲”,“味”,既有又有既豪迈奔放,又含蓄凝炼,是人类诗歌史上的一个奇迹。柳亚子先生曾激动地说:叹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是苏(东坡)辛(弃疾)犹未能抗手。”并把毛泽东尊崇为“推翻历史三千载,自铸雄奇瑰丽词”的词坛第一人。

  毛泽东的诗词,是中国文化的创造性成果、高品位的艺术结晶。毛泽东的书法艺术亦独出机杼。笔含万物,气象万千,经天纬地,山高水长。书法界称:毛泽东的草书成就,已经登上了书法艺术的巅峰,摘取了中国书法王国里的皇冠,足堪称为一代大师、一代旗手。还有毛泽东的军事艺术、语言艺术、思维艺术、史学知识等,不胜其举,这些,都是中国文化辉煌的硕果。“君有奇才我不贫”。中国人民为拥有毛泽东留下的这样一座博大精深的知识宝库而自豪。

  中国将与日月永恒。

  毛泽东思想将与太阳同辉。

毛泽东观后感4

  我虽然没有见过毛泽东,但是毛泽东这一光辉名字,从我上小学识字的第一天起,就在我心中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前几天,我买到一本中外名人故事从书——《毛泽东》,我如饥似渴地读完全书。夜里,我做了一个美丽的梦,梦中我跋山涉水寻找毛泽东,终于在天安门城楼上,我幸福地见到了毛泽东……我激动地对他老人家说:“敬爱的毛主席,我一定向您学习,学习您刻苦学习的精神……”

  是的,《毛泽东》这本书中最感人的是毛泽东一生刻苦学习的精神,书中生动地记叙了这方面许多感人的片断:

  毛泽东主张学习要有崇高的理想,他认为应该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了改造国家和社会发奋学习。毛泽东在学习上一贯刻苦、勤奋,在青少年时代,每天清晨,同学们还未起床,他就借着熹微的晨光,开始了一天的学习生活。夜深人静,同学们都进入了梦乡,他还常常在走廊上或茶炉室的灯光下看书。书籍是毛泽东的终身朋友,直到他心脏停止跳动前几个小时,他还示意工作人员读书给他听,真正是“活到老,学到老”。

  于是,我把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毛泽东在少年时代的学习生活一一作了对比,我的眼前清晰地呈现出一个勤奋好学者的足迹……重新去寻找这一足迹,重新去寻找这一精神,对我们90年代的青少年不是很有必要,很有意义的吗?我真诚地把这本书推荐给我的同龄人,希望我们都能从这本书中汲取到理想、信念、精神和毅力。

毛泽东观后感5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

  百年党史就是一部革命史、奋斗史,铭刻着无数革命先驱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勇牺牲的斗争历程,谱写了无数中华儿女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披荆斩棘的奉献之路,犹如导航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知其史方能激其志,激其志方能尽其责。百年党史博大精深,是最好的教科书。今天开始,让我们跟着宁夏女儿的深情讲述,用心学习一篇篇党史知识、一个个党史故事……

  新中国成立后,有研究者在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的档案中,发现了一篇署名为毛泽东的中学作文文稿。这是目前唯一保存下来的毛泽东中学时代作文手稿,也是目前留存的毛泽东最早的、最完整的手迹。109年后,纸上的少年意气依然鲜活如初。

  这篇名为《商鞅徙木立信论》的作文,是1912年6月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作文比赛的优胜作品。毛泽东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和利国富民的改革抱负,令阅卷老师柳潜拍案叫绝,情不自禁地在这篇400多字的作文上作了六个眉批,还破例在文章最后写了一个总评。

  鸿鹄一飞,便有千里之志。年轻的毛泽东不仅在作文中实切社会立论,还表现出很高的文史造诣,笔锋犀利,见解独到。柳潜在批注中断言毛泽东是“伟大之器”,日后将取得难以想象的成就。

  24年后,身在延安的毛泽东还清楚记得:“那里的一个国文教员对我帮助很大,他因为我有文学爱好而很愿接近我。这位教员借给我一部《御批通鉴辑览》,其中有乾隆的上谕和御批。”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还曾托人打听柳先生的消息,望其代为问候。

  遗憾的是,柳先生没能看到这一切,他已于1930年病逝。但毛泽东真如批语所言,成为了“伟大之器”,带领人民打碎了旧时代,走进充满希望的新中国。


查看更多观后感相关内容,请点击观后感

2020 阳光学习网版权所有. 湘ICP备190182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