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ythhrz.com--读书笔记】

  《安妮日记》是以一个小女孩的视角记述二战期间密室里的人的生活实录。《安妮日记》是一本文学作品,其中的故事耐人寻味。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安妮日记的读书笔记,一起来看一看吧。

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的读书笔记篇1

  读完《安妮日记》,我的第一感想便是,和安妮相比,我们真是太幸福了。我们丰衣足食,而且又生活在和平的年代。而安妮自从过完十三岁生日之后,战争爆发了,安妮一家不得不躲进密室里和另一个家庭一起生活着。

  一直过了两年半,直到1944年8月,安妮一家躲避的密室被人告发,所有藏匿之内的人都被捕,1945年3月安妮和姐姐都因伤寒死于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这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孩却生活在地下,躲躲藏藏的过着生活,看不到蓝蓝的天空,闻不到香香的花香,听不到美妙的鸟鸣声。还处于危险时刻。可安妮却十分乐观,她继续想着她的梦想,她想战争早点结束,让人们过上好日子,自己出一本书,那本书的内容就是:密室的美妙生活。

  而后,她和彼得(凡·达恩夫妇的儿子)发生了一段奇妙的感情,那不是爱情,而是亲情。比起她们,我们真是太幸福了!我们有很多很多的人爱着;有漂亮的衣服穿;有好吃的食物吃;最重要的是——我们还活着。我们没有生在战争年代,我们身边时和谐的,是温暖的,是幸福的。可是就算是生在战争年代,我们能保证自己能像安妮一样的乐观,继续想着自己的愿望于梦想吗?大概不能吧!

  我们不能认为自己生存的年代不是幸福的年代,因为我们比1942年的荷兰人们要幸福!作为“日记”,作品具有高度的真实性与现场感。这显示了少女安妮·弗兰克的非凡意志力和洞察力。虽然躲在密室里,但是安妮仍然用孩子特有的视觉化语言描述了德国纳粹如何残酷迫害和屠杀犹太人,以及避难室生活的艰难困窘。作品中,安妮用稚嫩的语言不断谴责着种族歧视和藏匿生活的恐怖。平凡真实的记录,真挚的情感表露,足以引起读者的心灵震撼与共鸣。

  安妮日记的读书笔记篇2

  1942年7月,13岁的安妮和家人为逃离纳粹恐怖统治,躲藏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一间仓库里,从此展开两年多的密室生活。1942年6月12日,13岁的安妮收到一个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从此开始写日记。

  刚见到这本书,知道这是二战期间安妮在密室中写的日记时,我很惊讶又有些怀疑,不相信在那种环境下,还会有人静下心来写日记。可当我查阅资料确认这本日记是真的时,我就感动了,为安妮的勇气、为她那一颗不惧的心。

  她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二战后我想出版一本书,叫做《密室日记》……”“我经常心情沮丧,可是从来不绝望。我将我们躲藏在这里的生活看成一场有趣的探险,充满危险与浪漫情事,并且将每个艰辛匮乏当成使我日记更丰富的材料。”1944年4月5日安妮在日记里写道:“我希望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这便是安妮那强大的内心。

  她生活在密室中,仍然有理想,并把他们在密室中艰辛的生活和她通过广播知道的外面纳粹残酷迫害和屠杀犹太人的这些事情,都作为了她日记的材料。那是一种怎样的乐观与淡定啊!

  《安妮日记》中所描述的事情早已成了一段历史,但却仍然能给我们带来启迪。那就是:即使遇到了困难,我们也应该静下心来,不要因为困难而乱了脚步。

  安妮日记的读书笔记篇3

  去年暑假,我读了世界名著《安妮日记》这本书,它的作者是犹太女孩安妮·弗兰克。安妮·弗兰克曾被世界人民称作——永远的天使。她也是我最崇拜的作家。

  《安妮日记》这本书是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十三岁的犹太女孩安妮·弗兰克随着家人躲藏到父亲公司的顶楼上,他们在密室里生活了二十五个月之久。这段时间,安妮用她的笔,记录下在狭窄的空间里自己的成长。在面对死亡的恐惧中,她开始思考战争、自然、宗教等等,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对生命有很深感悟的人。

  大家为了纪念这位永远的天使——安妮·弗兰克,特意拍了《安妮日记》这本书,《安妮日记》这部电影,造了安妮·弗兰克的纪念馆。

  安妮·弗兰克在写完《安妮日记》这本书后,留下了一句话,她说:“我能感受到百万人所遭到的苦难,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生活看做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这句话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令我一生受用不尽。

  这本书令人的泪水流个不停,但却让我有了对生命的感悟。

  现在,看了我介绍的《安妮日记》,大家一定也喜欢上了这本书了吧,也很想读它了吧!找个机会一定要读!

  安妮日记的读书笔记篇4

  1942年7月,13岁的安妮和家人为逃离纳粹恐怖统治,躲藏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一间仓库里,从此展开两年多的密室生活。1942年6月12日,13岁的安妮收到一个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从此开始写日记。

  刚见到这本书,知道这是二战期间安妮在密室中写的日记时,我很惊讶又有些怀疑,不相信在那种环境下,还会有人静下心来写日记。可当我查阅资料确认这本日记是真的时,我就感动了,为安妮的勇气、为她那一颗不惧的心。

  她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二战后我想出版一本书,叫做《密室日记》……”“我经常心情沮丧,可是从来不绝望。我将我们躲藏在这里的生活看成一场有趣的探险,充满危险与浪漫情事,并且将每个艰辛匮乏当成使我日记更丰富的材料。”1944年4月5日安妮在日记里写道:“我希望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这便是安妮那强大的内心。

  她生活在密室中,仍然有理想,并把他们在密室中艰辛的生活和她通过广播知道的外面纳粹残酷迫害和屠杀犹太人的这些事情,都作为了她日记的材料。那是一种怎样的乐观与淡定啊!

  《安妮日记》中所描述的事情早已成了一段历史,但却仍然能给我们带来启迪。那就是:即使遇到了困难,我们也应该静下心来,不要因为困难而乱了脚步。

  安妮日记的读书笔记篇5

  这几天终于把《安妮日记》这本书看完了,我被安妮的一则则日记所震撼, 无法想象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折磨。

  因为战争,原本过着富裕、安逸生活的一家人和范丹夫妇和他们的儿子彼得,以及杜瑟尔医生,这八个人在狭小的完全封闭的后屋里,胆颤心惊地生活了两年多。他们完全失去了自由,每天都得轻手轻脚、小心翼翼,甚至失去了说话的自由。他们每天还要忍受着恐惧、饥饿、病痛,这让我们想都不敢想。

  我们是幸福的,生在一个和平远离战争的中国,每天过着自由自在、幸福快乐的生活。在家里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任何事情:玩电脑、看电视、画画……在学校里,也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看书、跳绳、踢毽子……双休日还可以约上小伙伴一起溜冰,看电影、打羽毛球……可是我们却经常身在福中不知福,天天抱怨作业太多,没时间玩,晚饭一吃好就要写作业。有时多做几道课外题,就会一百个不愿意。想想真是不应该。

  《安妮日记》中我还看到了这样的画面,许多孩子的肚子空空,啃着一根胡萝卜,从冰冷的家里跑出来,跑到风吹雨淋的街上,进到一间潮湿的、没有生火的教室里。孩子们为了一块面包,向街上的行人乞讨。多么令人心痛的画面。想想这些孩子,再看看我们自己,真感到羞愧。每天我们不是嫌妈妈做的饭不好吃,就是嫌爸爸做的菜不合胃口,还挑肥拣瘦。我们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安妮日记》让我反省了自己,让我学会了思考。它像一盏明灯,将指引着我们前进。



查看更多读书笔记相关内容,请点击读书笔记

2020 阳光学习网版权所有. 湘ICP备190182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