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ythhrz.com--大学名单】

  余秋雨是深受大众喜爱的学者,散文家。《问学余秋雨》是余秋雨写的一本“散文式”文化通史,更是一本北大学生“问学”秋雨的课堂实录。烟花美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问学余秋雨读后感,仅供参考。

问学余秋雨

  问学余秋雨读后感篇一

  刚进大学,首先就是军训,实是无聊,于是就到书店找本书看,看了会儿,想起了高中看的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于是想继续看看余秋雨的书,终于又发现了他的《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于是 ,一个军训期间主要由这本书陪着我度过。

  “古有三千弟子「论语」孔夫子,今有北大学生「问学」余秋雨”——这,便是余秋雨的《问学》。

  从《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可以窥视余先生对文化传承的执着和热爱。说来惭愧,他们谈论的一些文化内容虽有些久远和高深,让我读得有些艰涩,似懂非懂,就像烈日下蜗牛的行程,但我还是饶有兴趣地坚持把它读完。每每读完一课心胸总有一种亮敞的感觉,眼前蓦然少有的开阔。推开《问学》的大门,余秋雨老师与一群北大学子(王安安、何琳、王牧笛??)一起正在探讨着古老的话题,散发着自然的青春色彩。从“童年的歌声”到“古老王朝的归来”;从“寻找真实的孔子”到“一座默默无声的高峰”;从“光耀千古的324个字”到“走向文明的困惑”。我看到了,一个个伟大废墟间文明陨灭的印证;看到了王懿荣殉国时最放心不下的那一堆甲骨文;看到了孔子三十岁起就怀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恭敬态度,周游列国拜师问学,到处推行他的仁政,但处处碰壁,最终一路冷遇成就了的伟大;听到了老子《道德经》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带来的反传统的观念忠告;明白了庄子为心灵提供快乐的依据;明白了曹丕与曹植因“七步诗”而互相残杀的真相;感动于墨子作为一个“黑衣壮士”为“兼爱”“非攻”奔走相告,解救人民的疾苦,成为了一位跨时代的精神导师;感动于《离骚》中忧国忧民、“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以及他选择那山河断裂式的壮美,悬崖峭壁式的决绝;体会到了司马迁《史记》那朴素的文笔,来诠释“世间文字,过巧即伪”的真谛;参观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精神家园??一个个诗人、词人,一个个画家、书法家,一个个魏晋名士、诸子百家,仿佛就在我们的眼前,活跃在中华文化这片肥沃而广袤的土地上,显示出了勃勃生机。因为,在这片土地上,中华绵延不绝的文明是滋润他们的土壤,他们生命因文化的滋润而鲜活。

  想想这本书最让我喜欢的应该是诸子百家时期及老子的了解,虽然余秋雨似乎很多精力都放在研究孔子身上。老子的道德经的讲解有点触动我的心灵,虽然很多人都说21世纪最重要的是孔子的论语,但是我感觉老子的道德经也不失为一本很好的处世之道良书,短短五千字,实是集我国大文化,大思想于一体。我对于道德经的了解比较少,因为看不懂,就像余秋雨说的,第一句就难倒了一大批人,以下各句更是难以理解。“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 随。恒也。”生活中,我们的态度让世界形成了对立面,我们认定了好,相应的就存在了不好,我们认定了善,自然而然就定义了恶,由此,迎来了很多的繁琐,如果我们没有定义这些,这个世界又会怎样呢?

  对于诸子百家的喜欢可能也是来自对于墨家的喜欢,对于《秦时明月》这部动漫的喜欢。诸子百家的时代是张扬的时代,是中华文化鼎盛的时代,那是思想完全解放的时代,每个人对社会,对人生,对未来的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墨家,墨家主要有十大基本思想,虽然也有一些感觉上是矛盾的思想,但是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现在学习的,墨家的思想对现代人也是有比较大的影响,比如,墨家的侠盗精神,一直影响着中国人,墨家的反对侵略战争?? 余先生说:“文化能够滋润生命,生命也能够滋润文化。中国文化,本应与更多的青春生命产生互动。”既然这样,我就想,趁我们还算年轻,多读点书,就让文化滋润我们的生命,让我们的生命焕发更多的青春活力,潇洒走一回!

  问学余秋雨读后感篇二

  秋雨先生最近出了一本新书叫做《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这本书很厚,不是学问有多深、多厚重,而是文字推广人脸皮经汶川大震后因地壳变化有点加厚。我只看了书的封面,就感到脸有些发烫。假如余先生如我等无名百姓一般自吹自擂,没有人在意,社会影响也不大,但大概连他自己都同意以大师自居,自然不免会有一定的社会“音箱效果”,究其危害,小而言之,学术人品不够;说大了,会拖累社会进步的。

  就该书而论,让我等民众怀疑余先生的团队有大言不惭,自吹自擂之嫌,理由颇多,举一二如下:

  “说厚论”其理由一:

  该书的封面创造了两句当代文学史上称得上最不要鼻子的广告语,我情愿把它看作是余先生并不知情的产物。广告语如下:“古有三千弟子[论语]孔夫子,今有北大学生[问学]余秋雨”。北大学子“问学”余秋雨,我以为余先生确有文学造诣上的过人之处,值得“问学”。该惊人语句在语法上没什么大问题,算是把“论语”在汉语的约定俗成中的名词动用,也是大胆创新,用来跟“问学”相对应是合理的。但自孔孟以来,各朝王公贵达,历代文豪骚客,古今中外名士,试问何人会傻得吧唧的与孔子叫板?因为孔孟圣人已成为中华文明史上儒家的灵魂。唯一能解释的就是余先生可能已经忘了自己姓什么,心中莫非以当代文化人的掌门人自居?这无疑会闹笑话,我斗胆原创一个成语送给先生:“古孔今余”,如何?

  “说厚论”其理由二:

  秋雨先生书中的另一雷人广告语:“这本书的主要亮点,就是我和北大学生一起创造了一种最生动的课堂方式,这种课堂方式,曾在播出时让知识界极为感动。这将成为中国出版领域的一件大事。”这几句话在平常人看来,近乎胡言乱语,叫人看了不感到很恶心都难,把知识界(有没有此习惯称呼就不知道了)、出版领域通通搞定,可能吗?有多少知识界的朋友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他的“这将成为出版领域大一件大事”,到底将成为中国出版领域的一件有多大的事件?余秋雨先生,您能告诉大家吗?

  “说厚论”其理由三:

  “这本书的主要亮点,就是我和北大学生一起创造了一种最生动的课堂方式”;“用最具个性的文笔精心淬炼华夏五千年文化。”这是典型的文革时期的常用语,狂热而不留余地,很极端。“最生动”、“最具个性的”,这样字眼的评价,余先生是怎样鉴定出来的呢?难道他的成就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仙境?好比武侠小说中常说的武打工夫登峰造极了?

  “说厚论”其理由四:

  打开该书,我不否认有许多智慧的见解,可随意一翻,同样也会发现许多雷人语言。第十六课《诸子百家中文学品质最高的人》余先生言:“我多次论证,文学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寓言。”连文学的终点都能多次论证,就他预知未来事的作为,便与江湖术士有异曲同工之效;第二十二课《汉武帝的大地遇到了司马迁的目光》,余氏说司马迁:“他的动力,是当时意气风发的中华文明给予他的,是汉武帝的大地给予他的。”文题本就牵强,内容更是出新,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创造成所谓的“散文式”文化通史?何等的空泛,又多么的离谱啊!余先生,您不懂得?

  如果说有揪辫子的查出文革期间余先生疑是文坛反动帮凶,果真有的话,当时他也算相对年轻,还是可以原谅的,但现在搞什么“古孔今余”、“秋雨含泪”,这种过度的作态、谄媚,会在当今文艺界起个不好的示范,更会在不自觉中把自己带进无行文人、堕落老师的行列中,继续下去是极其危险的。

  秋雨先生学术成就也有,我对他无疑是敬重的;仅就此书的一些我看不顺眼的过火文字,作点感慨,不知他是否介意,大师热衷于为时代把脉,估计他不屑介意细节;相安两不厌,也好。最后再罗嗦一句:您64岁了,还有机会一改文人惯有的假鸟斯通病;以您的才华,何愁不会真真正正地留得文坛一缕香?!一定会的!

  问学余秋雨读后感篇三

  暑假去狂博库书城,买也很多书,有促进我的学科发展的书,也有几本“杂书”。看完后,有一本杂书让我感触颇多,它就是余秋雨先生所著《问学余秋雨》。

  说起余秋雨大家都知道他浙江余姚县人,国际著名文化史学者,文学家,散文家,作家,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他是一位纯粹的学者,为了他的学术研究,20多年前他辞去了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的职务。他的代表作:《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我都一一拜读过。今年暑假我又拿起了这本《问学余秋雨》

  《问学余秋雨》它是一本“散文式”文化通史,更是一本北大学生“问学”秋雨的课堂实录。这一特殊的课堂给了很多专业书籍不能给我的启示。

  一、崭新的课堂

  1、不拘一格的课堂方式

  这本书的主要亮点,是余秋雨先生和北京大学的学生们创造了一种最生动的课堂方式。我们知道传统的课堂方式力求的是规范化、均质化、平衡化,甚至是模式化。而这书中的课堂打破传统,突破规范,同时也传道、授业、解惑。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来看书名的前两字“问学”。通常我们会说学问,在学的过程中有了疑问再问,即先有学再有问。联系自己课堂正是如此,我们先拿到教材,对教材研究,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等;接着进行预设,那几个地方学生会出现困难?哪些地方学生会提出疑问?老师想好应对的方案;最后在课堂上对于没有想到的问题,再灵活机动生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没有问学生这首歌你喜欢吗?这首乐曲你愿意听吗?那些歌曲、那些乐曲、那些音乐知识你想学愿意学的?那些音乐活动你最感兴趣的?哪些学习方法让你学得又快又好?

  而书中的课堂,余老师开始就是问,即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中国文化史程度,掌握哪些是学生知道的,哪些是学生想知道的,哪些部分是学生认为必须知道的。进行完调查老师开始整合,确立课题,精心备课。然后列出最有实效的话题,让学生讨论。学生会有各种不同观点,老师适当点评,然后道出课题真正答案。

  如书中第一课老师以这样的问题开始: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对于自己的文化记忆,最好从哪里开始呢?

  学生开始讨论:有的说先秦的诸子百家,有的说新石器时代,也有的从神话传说开始。

  老师品评每个学生的发言。指出文化记忆不是简单的故事,也不是按部就班。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可以发现一个,激活全盘。再举例说明。

  接着再设问:我们应该拥有哪些文化记忆?………………

  老师与学生讨论的方式,也许这种讨论看上去过于浅显,常常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但随着的师生的对话,预设中的课题一步步向前推进,中国文化的兴、衰、盛,犹如一场怀旧电影一样清晰地再现在学生的眼前,既三维又立体。学生在内部需求强烈的情况下完成了中国文化史的学习。

  2、特别的教学方法

  在阅读“通史”式的《问学》过程中,首先感觉到的是每一章节巧妙地起承转合,让你觉得每一次文化的兴衰来的自然而恰当。使阅读变得更加轻松和愉快。

  如:为了说明唤醒文化记忆的重要性,他很巧妙地利用了上一个世纪之交发现甲骨文这件事,

  其次,说故事的方法在书中应用得特别多。回想起我们学生时代,学历史类的课程,总是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公元或公元前多少年,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代表性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这种条条框框的学习我们记得快也忘得快,因为琐碎的记忆很容易导致记忆的失去。这本书中我们领略到的是余秋雨先生以故事的方式所描述出的生动的有血有肉文化事件和文化代表人物。经过他的描述,我第一次把“东床快婿”这一典故与书画大家王羲之联系起来,知道了文化史上不仅有“三苏”,还有“三曹”。

  二、健全的人生态度

  在这本书里,余秋雨先生主张教学不仅仅教给学生学业知识,更重要的人生态度。有三点建议是老师让学生们牢记的,这些对于我也是受益匪浅。

  1、把善良当作生命的根

  善良即纯真温厚,没有恶意,和善,心地好。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良、向善之美;与人交往,讲究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对己要求,主张独善其身、善心常驻。

  在这世事混杂的时代里,若能保持一种善良的品质是最难能可贵。为师的我,身边每天萦绕的是一簇簇花儿般明媚的孩子。面对他们,善良是基本准则。

  2、把创造当作学业的魂

  在《问学》中,老师对他的学生提出:“今天的学子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接受者、讲述着、和评论者,更是一个文化的创造者,要以创造为本,把自己快速地转移到一个创造者的立场上来。”

  我想,音乐教师肩负着传承人类文明,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使命。教学中,更需要有创造性,创造性地发挥每个学生的特点,保护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为他们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3、把独立当成思想的魄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信息泛滥的社会,但我们有时并不知道这些信息的真假,因此,我们往往就会盲从已下的结论,盲从所用的规范,受传媒误导等。每做一件事,每说一句话,我们都要经过慎重的思考,这些独立的思考能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

  做老师亦是于此,教育信息很多,教育观念也很多。你不能迷信某一种,而是要自己思考、实践。最后得出最行之有效的办法。


  

查看更多大学名单相关内容,请点击大学名单

2020 阳光学习网版权所有. 湘ICP备190182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