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ythhrz.com--观后感】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参观英雄纪念馆的观后感【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一】参观英雄纪念馆的观后感
7月上旬,我们一行50多人赴延安参观学习,这是一次典型的红色之旅。
延安,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故园,是催生新中国的革命圣地。延安精神的最显著特征是艰苦奋斗。这种精神是由我党我军在井冈山时期和长征中所表现出来的举世闻名的特别能吃苦的革命精神发展而来的。
延安的宝塔山下,我们参观了枣园、杨家岭、延安文艺座谈会址和党的七大会址,增强了对延安精神的感受,提高了对党的认识水平,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
延安时期,是从土地革命战争向抗日战争转变的关键时期,其中心任务是:拯救国家,拯救民族,驱除外侮,恢复主权。延安精神是紧紧围绕这一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酿造而成的,延安精神的主要内涵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敢于胜利,艰苦创业。其核心和主题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延安精神是我党长期培育发展起来的传统作风和革命精神的凝聚和体现,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这种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无疑是直接由我党我军在井冈山时期和长征中所表现出来的举世闻名的特别能吃苦的革命精神发展而来的。
延安时期,是我们党和人民军队历经艰难困苦,不断发展壮大,战胜了最凶残的日军,并为全国解放奠定了坚实基础的时期;是我们党对中国人民百年奋斗的经验和教训进行系统的、科学的总结,党的指导思想——_思想得到系统的、多方面的展开,从而达到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伟大革命实践的结晶,人们把它亲切地称为“延安精神”。
延安时期是艰苦卓绝的斗争时期。经过千辛万苦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初抵延安时,人民军队的主力不足三万余人,白区的工作几乎损失殆尽,我党几乎陷入绝境。紧接着我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争进入了空前残酷的阶段:一方面,日寇对抗日民主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清乡”、“蚕食”、“扫荡”,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妄图缩小以至摧毁我抗日根据地。另一方面,留在敌后的国民党军队大批投降日寇后,大肆向解放区进攻,国民党顽固派也加强了对解放区的封锁,企图把解放区军民“困死”。同时,华北连续发生水、旱、虫等自然灾害,生产受到极大破坏。
延安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八年抗战,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无数有志的热血青年,毁家纾难,奔赴延安,投身民族解放的洪流;延安时期,经过斗争的严峻考验,通过中央党校、抗日军政大学及各级分校的培训,我党锻炼培养出一大批懂得治党、治国、治军的具有丰富斗争经验的领导骨干;八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浴血奋战,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尤其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总结了百年以来特别是党成立以来的经验和教训,坚持了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从中国的特点出发,提出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人民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关于政策和策略,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以及关于党的建设等科学理论,使_思想得到系统的、多方面的展开,从而达到成熟,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
作为一名党员要做弘扬延安精神的表率,切实把延安精神化作工作实践,奉献给党的事业,用忠诚、汗水、激情、创造,为人民多做贡献。
【篇二】参观英雄纪念馆的观后感
201x年x月x日,在市委组织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下,我怀着敬仰的心情参观了_市革命纪念馆,再一次重温了_军民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深切缅怀了革命先辈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巨大贡献,这是一次十分有意义的组织生活,一次很有意义的党性教育。
在纪念馆解说员的引导下,我怀着既好奇又崇敬的心情参观了烈士陈列展馆,场馆再现了当年庄严的历史场景,凝聚其中紧张而又热烈的战斗气氛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更直观更强烈的感受到,在革命战争年代,先烈们不顾个人安危,出生入死、抛头颅洒热血,经受了血与火的洗礼,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
馆内收集了很多与_革命有关的历史文物和珍贵照片,在先烈生平事迹展览前,我们看到_等同盟会员领导起义建立_省第一个县级革命政权,_烈士的革命遗书、_烈士的英勇事迹等等,大家驻足或低声交流抒发感想,或驻足凝望若有所思;现场还请了一位老同志讲解了一个先烈为革命英勇奋战、流血牺牲的故事,我们眼前仿佛不断涌现未曾经历的那段历史,无不为之动容。我想,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不懈斗争,坚强不屈、坚定不移的革命精神,才会有今天的和谐稳定、繁荣昌盛。
革命先烈是一面鲜艳的红旗,一座不朽的丰碑。革命纪念馆是一只巨型的花环,寄托了人民对先烈的无尽怀念和绵绵哀思。先烈留给我们的信念与精神,我们不能遗失;革命战争留给我们这个民族的痛苦与思索,我们不能忘怀。时间让革命事迹成为了不朽的历史,多少的忠魂埋骨这块火热的大地上。先烈已逝远,但他们的事迹已铭记在炎黄子孙心中;他们的鲜血已注入中华儿女的血脉;他们的灵魂已筑成中华民族新的长城!
【篇三】参观英雄纪念馆的观后感
五月的一天,爸爸带我来到了浙江省革命烈士纪念馆,让我感受一下浙江省革命英雄的事迹。
浙江省革命烈士纪念馆座落于杭州西子湖畔的云居山上,是浙江省规模的烈士纪念建筑。一进入馆地,便可见“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纪念碑巍然耸立、苍松翠柏环绕,分外庄严肃穆。我们怀着崇高的敬意向它注视,仿佛透过历史又看到了曾经为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浙江革命烈士英名碑位于浙江革命烈士纪念碑两侧,雕刻着自辛亥革命以来,浙江各地及外省籍近2万名烈士的英名,碑上记载了秋瑾、柔石、徐锡麟、殷夫、邵飘萍„„这一个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在翠柏间回响,很多烈士诗抄,被花丛蔟拥着,青山有幸,忠骨永存;随后参观了纪念馆馆内,馆内陈列一共分为五个部分,有千余张照片、百多件文物,通过雕塑、沙盘、油画、电影、录像等向我们展现了革命烈士悲壮、动人的事迹。
参观了浙江省革命烈士纪念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今天和平舒畅的生活原来是革命先辈们用艰苦的斗争,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而我生活在这么优越的环境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过着大小姐大少爷一般的日子还不知足,实在太不应该了。作为一名小学生---国家将来的主人,我们都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勤奋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用优异的学习成绩来回报革命先烈。
我们不要忘记过去,让它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要想使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成为世界上大的国家,我们不能等待,我觉得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学习环境和优越的生活条件,树立起自己人生的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刻苦地锻炼自己,学会独立地学习和生活,真正地茁壮成长,为将来参加祖国的建设打好基础,才能成为对社会、对国家真正有用的人才,长大后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同学们,让我们把握现在,刻苦学习,不断奋斗吧!
【篇四】参观英雄纪念馆的观后感
说到辽沈战役纪念馆,我已经半年没去那里了。绿树成荫,幽鸟鸣得很干净。与之隔墙的热闹道路有天壤之隔,像小世外桃源。
上学期清明节,七年级在这里扫墓,在烈士们墓前答应。我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到清明节去辽沈战斗纪念馆。最期待的是看里面的全景画,全景画馆被称为中国第一馆。全景画馆采用绘画、形状、照明、音响等多种艺术形式,生动地再现了辽沈战斗的重要战斗——克服锦州宏伟战争场景。站在全景画馆里,听到轰轰烈烈的枪炮声、爆炸声、士兵们的呐喊声,天空映射着天空的火光,仿佛回到了当时战斗的现场,震撼了每个游客的心,教育了人们不要忘记这些牺牲的革命惜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当时的我当然不知道这一点,心里想的是这么伟大的壁画需要多少人,需要多长时间。思想意识真的只有这样的境界,不知道辽沈之战的历史,也不知道锦州攻防战的困难……那时,知道在作业本的观后感中写道含泪听讲解员阿姨的解说,发誓要好好学习,建设祖国……
经过建设的辽沈战役纪念馆,面积增加了约一倍,庄严宽敞的道路直通大门,两侧是阵亡士兵的碑壁和肃穆的松柏,走廊和沟相互盘桓,隐藏在绿荫中。此时,黄昏的光芒向树林倾斜,附近的老人们坐在路边的石凳上看着幼儿在周围玩耍。园子里安静而和平。
一直往前走,前面是一座繁华的锦州城,几个台阶的距离隔着两个世界。我每次来这里,心里总是很安静,无论什么烦恼,都可以扔在脑后。眼里看到的,都是庄严肃穆,这里可能是热血奋斗的英灵安息之地,也可能是任何事物都无法突破的空间。因此,这个世界特别纯洁,能给人以时空般的深刻错觉。
走下台阶,眼前是车川流不息的云飞街,是革命烈士命名的道路。现在这里已经是锦州繁华的地区,商贾林立,时间的跨越多么完整。我到路边等车,工作高峰,拥挤的车辆不断鸣笛,像黄牛一样慢慢移动,家务、国事、天下事件的热闹非凡。我站在路边,很久没来车了,没关系。我的头充满了风声、雨声和读书声,没有烦躁和悲伤的感觉。
【篇五】参观英雄纪念馆的观后感
在革命圣地延安的短短的一周里,在延安市委党校通过课堂专题教学、现场教学、激情教学、情景体验和社会实践,亲身感受到延安精神的内涵,接受了一场红色的心灵洗礼。
我们在延安参观了老一辈革命家们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中国共产党中央大会堂(旧址)、杨家岭、延安革命博物馆,宝塔山、枣园、凤凰山等革命旧址。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居住和工作过地方,一孔孔简陋的窑洞,一件件朴素的陈设,一幅幅珍贵的图片,生动地再现了当年老一辈革命家的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中,通过丰富的人物模型、历史图片、翔实的文字介绍,了解了延安,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的出发点。从1935年到1948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领导和指挥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的历史篇章。毛泽东思想正是在延安时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写到了党的旗帜上。可以说,延安时期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时期。没有延安,就不会有毛泽东思想,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新中国。
延安的十三年是艰苦的十三年,奋斗的十三年。延安精神是实事求是的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南泥湾精神、白求恩精神、张思德精神、延安整风精神、延安同志们精神、劳模精神是对延安精神生动的诠释。当年延安精神指引着革命打下江山,今天我们更需要将他发扬光大。
结合工作实际,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是要加强学习,提高能力,要把这次学习作为新起点,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不断提升抓落实的水平和执行力。二是要立足岗位实际,不断开拓创新。以地质工作为主线,深化“矿地融合”,强化地质工作能力建设,扩大服务领域,稳定矿产地质工作,发展广义地质工作,不断提升地矿工作融入地方的影响力;强化事业发展使命感,加快复合肥厂各项工作向前推进,统筹规划产、购、销三方面人才培养计划与储备,选拔一批有干劲、有闯劲、有责任心、有能力的青年职工进入生产、销售、行政等管理岗位,加快复合肥厂人才梯队建设;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强市场化商业运作,盘活存量资产。带头坚持和发扬时代需要的艰苦创业的延安精神,真正把延安精神存之于心、践之于行。三是要摆正位置,努力在实践中体现党的宗旨,把心思谋在发展上,深入基层一线调查研究,问政于职工、问需于职工,使工作决策“接地气”、顺民意;使重点更聚集、举措更实在、精力更投入、落实更到位,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发展。
这一趟红色之旅,让我更深刻体会到了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在张思德塑像前重温入党誓词,让我们坚定理想信念,一定要把延安精神带到今后的工作中,让地矿事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查看更多观后感相关内容,请点击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