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ythhrz.com--观后感】
飞天在佛教初传不久的魏晋南北朝时,曾经把壁画中的飞仙亦称为飞天,飞天、飞仙不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飞天观后感800字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 飞天观后感800字
梦想和坚持是《飞天》这部电影的关键词。在主角张天航的身上,我知道了什么是坚持。即便一次次看着梦在眼前像云雾一般转瞬即逝时,仍在坚持!唯有努力坚持才能成就自我!
航天员这种职业是需要付出很大牺牲的。张天航做到了,而且一做就是二十年!在此期间,他一直奔波在航天的路上,十年没有回过家。他各项考试,大小测验,综合能力次次在第一的榜位上。但是即便这样,上天也并没有眷顾他。这十年来,他已经三次落选了,只成为了备用航天员。第三次,还是没有轮到他,这时,母亲又因突发疾病,送去了急诊。尽管种种困难再加上家人想方设法的劝阻,但这并没有影响张天航执着地追逐航天的目标。身边的同伴为了前途一个个离开。越向前,伙伴就越少。张天航面临着许多抉择,可他还是选择了航天!二十年又过去了,他还是落选了!就因为他年纪大了。有一次,当新一代航天员,满怀信心飞向太空时,却遇到了突发情况。张天航,终于有机会飞上了太空!当电视屏幕上出现张天航时,所有人,在那一刻,对着张天航,敬了个礼……
为何张天航能二十年如一日,坚守在自己的航天梦上。尽管梦想是那样遥远,还是不改初心!只因为那是张天航内心最纯洁的向往,最要坚守的信仰!梦很遥远,但并不是遥不可及。需要超强的`耐心和恒心,加上超乎想像的努力,并在某刻,会需要付出巨大的牺牲!张天航的母亲去世了,而他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眼。任何成功,一定都有背后加倍的汗水。为了中国航天,张天航所付出的汗水和承受的代价是巨大的。一次次失败,一定会使人丧失许多信心,再次站起,就需要更大的勇气。当你万分把握自己会成功,却失败了时,打击是比任何一次都要强烈的。张天航在如此艰难的境地里,他还是坚持了下去,背后只有一个人的信仰!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勇气再尝试,加上时间的磨炼,勇气已所剩无几。每一次再尝试,都要拼尽全力,张天航叔叔面临同样的境地,却一如既往的坚持。比起张天航叔叔,我们的努力显得多么渺小!似乎都没为目标而真正奋斗过。
实现梦想,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生路上会有许多拌脚石,但只有梦想能给你方向!为了梦想,你必须付出加倍努力,经受住时间考验,再触不到的梦想,在努力之下,也一定会来到你的面前!这时,你会发现,它就像夜空中的一颗启明星那样闪亮!
第二篇: 飞天观后感800字
今天,有幸在影院观看《飞天》电影,有感于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有感于为中国航天事业崛起而默默无闻的航天人,正是有他们一代代人的努力,才有我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观影中,真切地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
电影《飞天》的主人公航天员张天聪是中国第一代航天员,身为航天员的他却屡次和亮相太空的机会擦肩而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已过不惑之年的张天聪面临着家庭和事业的双重压力,但他凭着对梦想的坚持,选择作为一名教练员留守。这份坚持最终也获得了妻子的理解和支持,女儿也选择将父亲的职业作为自己的职业方向。
怀揣着“飞天”之梦的张天聪,他代表了世世代代中国人的飞天梦,要说中国人的飞天梦已经实现了,从神舟一号揭开中国人的飞天梦之后,神二、神三、神四,再到神五杨利伟,神六费俊龙、聂海胜。可到了神七又是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人,并且这次和前次又不同的是航天员完成出舱活动任务,这又是第一步,正如胡锦涛总书记为“神七”航天员出征壮行时发表的简短讲话是说:“载人航天飞行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步任务的首次飞行”。
从嫦娥奔月神话故事开始,中国人就充满了对太空梦境般的遐思。几千年来,玉兔与常娥,广寒宫与月桂树,成为中国人想象力的最佳延伸。而电影《飞天》恰恰圆了中国人千年的梦想,那遨游太空的飞船和太空舱,既是真实的,又有梦境般的幻觉,亦真亦幻,令人无不舒心惬意。当然,也鼓舞着地平线上所有抱有幻想的人们,激发他们面对现实世界的勇气和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显然,电影所展示的,不仅是主人公张天聪一个人的梦想终能实现,也是一个民族的梦想终于在一个新的时代得以实现的崇高境界。
观罢《飞天》,应当说一部中国航天史历历在目,它不仅书写了几代航天人的昨天、今天,也展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明天。我们从张天聪的身上看到了这一伟大的历史投影,他说:“当年搞两弹一星,参战人数以百万计。今天搞载人航天,参战人数以几十万计,没有多少人的名字能载入史册。我真的是喜欢这个职业。能一辈子做个中国航天人,我知足了。”而上将总指挥的话更是掷地有声:“……今天我们建空间站,明天我们登月、上火星,都是国家战略的重要部署。当年,如果我们不搞两弹一星,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今天,如果我们不在太空占据重要位置,就没有中国的明天!”在纪念建党__周年之际,创作出这样一部富有历史感的鸿篇巨制,无疑是最好的献礼。
将自己的梦想与祖国的发展结合起来,坚持不懈,张天聪所代表和象征的是一种不折不挠、坚持到底的价值观:所谓的英雄,不一定是获得了多少鲜花掌声这种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是在奋斗路上那份倾尽全力、无怨无悔的付出。同样的,在科研学习的道路上,大多数人都是孜孜追求却又默默无闻的,这要求我们要摆正心态,认真学习,坚忍不拔,只要朝着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终有一天,我们会看到梦想的实现。
第三篇: 飞天观后感800字
最近观看了一部电影,叫做《飞天》,从影片中得到了很多的感悟。《飞天》的主人公是航天员张天聪,他是中国第一代航天员,为了“飞天”梦想,一直坚守着,但他却屡次和亮相太空的机会擦肩而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已过不惑之年的张天聪面临着家庭和事业的双重压力,但他凭着对梦想的坚持,选择作为一名教练员留守。这份坚持最终也获得了妻子的理解和支持,女儿也选择将父亲的职业作为自己的职业方向,继续发扬父亲的这种精神。
在这部影片中他最初的两位搭档都面对现实离他而去,选择了各自新的生活方式,这是现在社会中最为现实写照,从某个角度来说,他们摆脱了常人难以想象和忍受的体力、意志力、耐力和心力的磨练,开始享受所谓品位的生活,这是最现实的选择。只有他选择继续留在航天中心,又带领新的航天员投入新一轮超强训练中。就连影片中俄罗斯加加林航天中心的负责人见到他都说,你?又来了?你早毕业了。而他只说我现在是教练员兼航天员,依然认真指导那些新人做着每次二十二个抛物线飞行。这是一个面对挫折何等泰然处之的硬汉,心中不免也为他心生惋惜,但同时我也被他的这种“坚持”所感动,假如在我的生活中碰到这样的事,我该如何做抉择?对!坚持! 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在人生的奋斗中常常会遇到许多困难,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总有曲折和磨难,“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激励着我坚持自己最初的信念,不断地努力,最终将取得最大的成功。
这部电影不仅充满了男主人公的刚毅,祖国航天事业的强劲发展,同时更闪耀这我们女性人性的光辉,它触动了人心最柔软的部分。张天聪的妻子在他选择继续留在航天中心时曾经抱怨,作为一个女人,她生命中最美好的十年已经在等待中过去,她不想再让十年在等待中过去。但是,为了丈夫的梦想和责任,她最终还是在留任申请上签字,依然忍受着内心不安与焦虑的煎熬,为丈夫默默作出牺牲,在苦苦等待中终于迎来曙光。当主人公如愿以偿实现飞天的辉煌之时,他的女儿从一个替父亲抱打不平的激愤女孩儿,成长为新一代优秀的飞行员,与翱翔蓝天的追求紧扣在一起,那种同样的执著、敢于献身、坦然面对一切的精神与默契向人们展示了新一代航天员的风采。当影片演到山村里的老母亲在临终前未能盼到亲眼看上儿子一眼而悄然长逝时,我忍不住心中的酸痛潸然泪下,在这里我真切的感受到了那句老话——忠孝不能两全,为了心中的梦想,他不得不选择默默地付出,不得不面对一次次地失败,不得不承受对家人的愧疚,这是何等的伟大!
“当年没有两弹一星就没有中国和平发展的今天,现在我们不在天空占据一席之地,就没有中国的明天!”这句台词不仅实现了一个人的梦想,更实现了一个民族的梦想,
现实生活中,总是会有这样的人:他们没有目标,生活浑浑噩噩,最后幡然醒悟,但是已经后悔莫及;或者他们有目标,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现实困难而放弃自己最初的梦想,最后抱憾终身。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之际,张天聪这个普通的宇航员故事,适时的给了我警示,让我审视自己的思想和状态。让我明白作为一个社会人,应该有的梦想和坚持。每个人都会有对自己的定位,都会有梦想,然而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走到最后,所以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功。或许我并不能成为像张天聪那样的英雄,但是我能够坚持自己的梦想,踏踏实实的在自己的位置发光发热,尽力国家、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生活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压力和困难,但是只要我也有张天聪那样的精神,相信总有一天我也能“有志者事竟成” !我们要学习片中主人公对理想的追求,对祖国强大的渴望,对成功锲而不舍的坚韧,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总有曲折和磨难,纵然一路崎岖, 也要不轻言放弃,通过努力一定会实现我们的梦想。
第四篇: 飞天观后感800字
本片获得2011年第28届金鸡奖最佳影片。
电影讲述一个中国宇航员的故事。男主角是最早的一批中国宇航员,但是三次载人飞行都落选了。男主角同组的另外两人心灰意冷,决定离开航天中心,男主角决定留下来。但是,男主角老婆不同意,另两位战友只好劝说男主角老婆,最后她同意了。于是,男主角作为宇航员兼教练员,开始训练新人,并开始新的训练。同时,因为受到父亲的鼓舞,男主角的女儿也放弃上北大的机会报考了飞行学院。几年过去了,男主角与宇航员继续各种训练,女儿也以优秀的成绩毕业了。但是,男主角的母亲因为病危住进医院,男主角老婆为了让男主角专心训练,隐瞒了这件事。几天后,男主角母亲就去世了,男主角的战友装作男主角在最后时刻陪在了老人身边。此时,训练区域出现重大水灾,男主角女儿恰巧在此救灾,于是父女二人双双病倒。因为男主角得的是新型流感,新一次的航天员选拔他又错过了。男主角非常痛心,在知道病逝的消息后更加伤心。老战友又来劝他,让他放弃,男主角犹豫间得知上司给了他新的机会。于是,男主角带领小组另外两人又刻苦训练起来。选拔航天员时,男主角这一组又没被选中,全家人都非常失望。在看着年轻队员上天之后,男主角这一组默默离开了。可是飞船在太空中出现故障,男主角这一组临危受命立即飞向太空救险。经过艰苦的飞行和太空操作后,男主角完成龙这项壮举。在地球上大家都为他欢呼,然而男主角内心却很平静。
这是一部显而易见的“主旋律”电影,所以没看之前会觉得很枯燥乏味。可是看过之后才发现,本片非常好看,几乎让我欲罢不能。看来中国的“主旋律”电影也进步了:在宣传积极正确的主题与思想的同时,还能让电影不仅好看,而且更能打动人心。中国“主旋律”电影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比起《冲出亚马逊》强上千倍了。
本片主题很浅显,即通过男主角的故事,表现中国航天员的坚韧、顽强以及他们刻苦的训练,同时还反映出中国航天事业背后亲人们的支持。影片用一个普通人有血有肉的故事反映了“牺牲小我,成就大我”这个人生信条。当然,本片也展现了中国航天尖端的技术,说的好听一些的话,就是“展现了中国的综合国力”。总之,本片主题是“主旋律”的,符合国家、政府的宣传口径。
虽然电影主题“又红又专”,但是影片却非常好看。首先,电影有一众丰满的人物。在片中,男主角想“飞天”并不是因为国家需要,也不是为了党、为了人民,而是男主角真正的喜欢这项艰苦的工作,能从中找到乐趣。因此,这就使得本片比起其他“主旋律”电影更贴近现实——人物终于食人间烟火了,再也不是那种“雷锋式”、“焦裕禄式”的奉献了。此外,片中男主角老婆的反对、战友的放弃与规劝以及航天员首先组的选择,这些都是非常现实的。它们使人物有血有肉,就如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一样。确实,转业经商、回到老部队当干部、放弃航天员这个岗位,这些都比男主角天天经受非人的折磨要强上百倍。这些配角们让整部电影显得更加真实,也让我对“主旋律”电影的感觉有了彻底的改变。其次,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男主角究竟有没有选上?这个问题一直贯穿影片始终,让我们这些为男主角命运担心的人全神贯注的观看着影片,生怕漏掉关键情节。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本片并不是一部情节弱智的脑残片,而是一部内容引人入胜、颇为吸引人的好电影。“主旋律”电影能做到如此,难能可贵啊!第三,片尾的高潮部分,即太空行走部分,不仅剧情紧张刺激,特效更是做得非常出色,让人难以相信这是一部国产电影。关于这段情节,多余的话不多说,只说一句:一点不次于《阿波罗十三号》。基于以上三点,电影深深的吸引了我。即使片中还会出现一些非常“主旋律”的对白,比如歌颂某某某之类的话,但不能掩盖本片是一部好电影的事实。
电影拍摄上的优点也很多,毕竟这是一部国家投资的电影。布景豪华、场景真实、服装精致,尤其是数字特效做的非常逼真。航天员训练、失重训练、水灾营救,以及最后的太空抢修,这些特效已经达到一部中国电影的顶峰了。除了这些可见的特效之外,片中华丽的外景之内也有不少特效的功劳,比如金黄色的隔壁、蓝色的天空、各种火箭的近景,等等。简而言之一句话,本片特效不次于任何一部好莱坞动作大片。此外,影片的音乐、音效也值得一提,激昂、大气,非常符合剧情与人物。当然,巨资投入还能让本片实景拍摄莫斯科红场,这可是在电影中很少见到的!
演员表演方面比较平庸。男主角刘之冰是我的家乡人,但是演技比较生硬,虽然有情感变化但不真实。女主角牛莉的表演同样中规中矩,尽职演出而已。姜瑞佳这个九零后倒是很抢眼,演学生像学生,演军人像军人,长得也还算标致,真可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啊。其他人都是配角,戏份不多,不说也罢。
总结一下。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主旋律电影,比同样优秀的主旋律电影《惊涛骇浪》更为出色,中国的宣教片拍得越来越好了!当然,作为一部普通观众,不需要想这些:管它是不是宣教片,好看的就是好电影。所以,本片绝对值得一看,而且可以给满分。
第五篇: 飞天观后感800字
我观看了电影《飞天》,它让我受益匪浅。
这部影片讲的是一位中国航天员张天聪追求梦想的故事。他刻苦训练、专业技术过硬,但是命运总是跟他开玩笑。一次次的选拔飞天宇航员,他都没有被选上。过了20年,他以一种特殊的身份——太空救援者,终于飞上了天。
这部影片没有大片的华丽场景和那些所谓的噱头,只是实实在在地展现了一名航天员的真实生活。在长达数年的训练中,张天聪的执著和顽强感动了身边所有人。尤其是他的女儿张思羽,为了与父亲一样,成为一名航天员,放弃了保送北京大学的机会,考入飞行学院,
他的故事让我看到了梦想的力量,深深地体会到什么叫“有志者事竟成”。“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阐述了“有志”与“事成”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志”才能“事成”,要想“事成”,必须“有志”;若无“志”则“事”不成。
古往今来,这样的示例不胜枚举。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韩信甘受胯下之辱,李白铁杵磨成针,也是为了事竟成。还有范仲淹,他家境贫穷,苦读诗书,经常在冬天煮一盆粥,待其结冻后,用刀切成两半,分两餐吃,就着咸菜吃。最后终于读书有成,成为北宋名臣。
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可能什么都不缺,却缺少了张天聪的那种执着、坚持的精神。我们在人生这条漫长的路上常常会遇到许多荆棘,在追梦的道上,总有一些风风雨雨。我们只要摆正心态,脚踏实地地学习,坚忍不拔,坚信只要朝着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终有一天,我们就能打开胜利之门!
张天聪曾经说过一句话:“战士的每次冲锋都会有人倒下,可战士的使命就是冲锋”。天聪之所以能实现他飞天的梦想,是因为他面临一次次的落选,不但没有放弃,反而把挫折当作成功的垫脚石,勇敢冲锋,用微笑迎接一切。
梦想是我们美好的向往。在面对一切打击时,我们都要用最好的面貌去迎接,不要气馁,更不要放弃,要相信自己,要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因为只有这样,梦想才能离我们更近!
查看更多观后感相关内容,请点击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