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ythhrz.com--教育合作】

  叶圣陶的很多作品,都让人受益匪浅,你都读过哪些作品,有什么样的感悟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了叶圣陶的作品读后感,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叶圣陶的作品读后感篇一

  《叶圣陶答教师的100封信》,篇幅不多,但细细读来,让人受益匪浅,其中 “教育,往简单里说,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让我深有体会。

  1958年9月9日,叶圣陶在给江亦多的信中说:“我想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社会习惯。诸如热爱国家、关心他人的习惯,礼貌诚笃的习惯,虚心自强的习惯,阅读书写的习惯,勤劳操作的习惯,求实研索的习惯等等。”

  1972年3月22日,叶圣陶在给李业文的信中又说:“依我想,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帮助学生养成政治方面文化科学方面的良好习惯。而教师要完成这个重大任务,自己就得继续不断地养成这些良好习惯。”

  1973年3月19日,叶圣陶在给李业文的信中再次强调:“当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不是马马虎虎,粗枝大叶)看书读书的好习惯。写东西也一样,不论写个纸条,写封信,写一篇墙报的文章,都要正确、老实、实事求是,不瞎说,不乱说,不糊里糊涂地说。看书读书写东西都是要干一辈子的事儿,养成了好习惯,不仅是个人的益处,对于社会生活和各项工作也大有益处。假如不养成好习惯,那就反过来,对个人、社会、工作总有或大或小的害处。”

  教师工作的根本目的,并不在于传授某种知识和技能,也不在于追求升学率,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曾读过叶圣陶的《如果我做教师》,其中也说过当每一个家长和教师,都明确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养成好习惯”的时候,大家在教育上形成合力就会容易的多。

  如何“养成好习惯”呢?叶圣陶告诉大家,一是要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物入手;二是要发挥教师的以身示范作用。

  叶圣陶说:养成小朋友的好习惯,我将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物入手;但硬是要养成,决不马虎了事。譬如门窗的开关,我要教他们轻轻的,“砰”的一声固然要不得,足以扰动人家的心思的“咿呀”声也不宜发出;直到他们随时随地地开关门窗总是轻轻的,才认为一种好习惯养成了。

  叶圣陶说:我认为自己是与学生同样的人,我所过的是与学生同样的生活,凡希望学生去实践的,我自己一定实践;凡劝戒学生不要去做的,我自己一定不做。

  作为班主任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也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结合校园环境建设,布置教室外墙,班级个性角,让学生参与设计、参与管理、参与活动,使学生从心灵深处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和校园环境的完美融合。学校在墙壁上张贴名人名言、“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让每一面墙壁都发挥出德育的功效。班级也精心布置德育环境:队角、学习园地、黑板报、图书角等,让学生的品德在耳濡目染中得以养成。

  利用晨会、班会和队会等教育时间,运用多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如在安全教育活动中,用讲故事悟道理,看图片辩对错,小知识竞赛等等,让“规则意识”深入孩子的心坎。又例如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用餐习惯,与“八礼四仪”中的餐饮之礼相结合,利用品德与生活中《我的生活好习惯》这一单元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校用餐时先注意观察每一位同学就餐时的行为表现,然后让大家讨论交流,在活动中,收集从学生那里反馈过来的信息并将它们进行分类如:快乐、

  烦恼、有趣等,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明白就餐应有的行为礼仪,再结合自己平时生活中各种用餐,如喝喜酒、做客、招待客人等行为,在交流中学习和养成文明用餐的好习惯。

  对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要持之以恒,反复训练。刚接班时班级中学生的卫生习惯较差,随手乱丢纸屑,值日生扫地时拿着扫帚玩耍,垃圾桶周围一圈垃圾。当天教育后,学生行为有所变化,但过后照犯。继续教育,持之以恒,一学年后,我班的卫生也明显改观。

  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作为教师如果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上下了功夫,取得了成效,就是做了一件使学生终身受益的事。

  叶圣陶的作品读后感篇二

  生活中,稻草人是用稻草做的,它被插在稻田的中央,用来驱赶叼稻谷的麻雀等。寒假里,我读了叶圣陶爷爷写的《稻草人》。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稻草人不能走,不能说,不能动,和现实生活中似乎也没有什么很大的区别。唯一不同的是他有思想,心肠很好,一心想帮助受伤害的人们。

  这个故事十分感人。稻草人的主人是个年迈的老太太。她的丈夫和儿子都生病去世,老太太因为伤心过度,她落下了动不动就流眼泪和心痛的毛病。再加上前几年闹水灾,庄稼收成又不好,老太太干瘪瘪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这一年,稻子长得很壮实,而且雨水也不太多。眼看今年有好收成,她笑了!可是稻子的天敌——一种灰色的蛾子飞来了。它们在稻叶上安了家,肆无忌惮地下了很多卵。稻草人慌忙地扇扇子,但蛾子们并不把他放在眼里。稻草人想到主人干瘪的脸,又想到了主人不幸的命运,心里像刀割一样。稻草人使劲地扇扇子,可是蛾子们还是继续放卵,然后从容不迫地飞走了。稻草人多想告诉老太太,可他不会说话,他好伤心……

  河里传来一阵咳嗽声,原来河面上停着的小船里躺着一个病重的孩子。他用轻微的声音叫妈,可他病得太重了,根本叫不响。他的母亲是个渔妇,靠捕鱼为生。孩子口渴急了,喊着要喝茶,但渔船上哪里有茶呀?妇人只好舀了一碗河水给他喝。妇人捕到一条鲫鱼放在桶里,那桶就在稻草人的脚下。稻草人多想燃烧自己为孩子烧那条鲫鱼补补身子,多想拆开自己给孩子一些温暖。但他只能一动不动地呆着,他伤心极了……

  突然, 沉睡的稻草人被一位妇女的哭声惊醒了。原来她的丈夫把家里的钱财全赌光了,最后想把她给卖了。她走投无路,想到了投河自尽。稻草人想去阻止她轻生,可是看着她慢慢地向河中心走去,看着渐渐消失的背影,稻草人却什么也做不了。他伤心地哭了……

  稻草人多想帮助身边的人们! 为了驱赶破坏稻谷的灰蛾, 他使劲拍着自己的身子想告诉老太太, 为了挽救生病的小孩, 他想变成被子给孩子温暖, 为了阻止妇女跳河, 他流尽了眼泪。

  最后,稻草人倒了!不是因为他怕辛苦,而是因为他的心碎了,像玻璃一样碎了。于是,稻草人倒下了!

  稻草人的精神是多么崇高!处处、时时为别人着想!如果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能这样,为别人多着想一点,多献出自己的一点爱,那么我相信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像那首歌唱的那样: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春天!

  叶圣陶的作品读后感篇三

  这是叶圣陶先生在北京中华函授学校举办的“语文学习讲座”第一讲的讲话。语言朴素明了,劝告大家学习语文的殷切之情却跳出那字的束缚,渲染得满纸都是。

  看到“学习语文很重要”这样的小标题时,我不仅莞尔,脑海里闪现几个问题:大家不知道学习语文重要吗?为什么要强调?

  在很多人的理解中,学习语文不外乎读书写字,好似并不需要花费很多功夫,能认会写就行。当然,这不是说语文不重要,关键是还有比语文更重要的英语、数、理、化等学科存在,相比之下,语文就不那么重要了。

  那人们为什么又认为英语、数、理、化等学科更重要呢?笔者认为原因是那些学科考分差距大而影响了短视之人的判断力。君不见,语文上课听与不听,学与不学,最后考试成绩一般也会有六七十,而最好的也不过八九十分,这一二十分的差距与两类学习付出的时间精力比较,简直不足一提。正如人们经常说的,学与不学“一个样”。不只是家长和学生,老师中也会有这样的说法,有的老师天天弄资料,练习题,讲得昏天黑地,有的老师把课文边上边扔,作业少做,轻松自在。一期下来,平均分不超过三分。辛苦的两眼发直,轻松的张口大笑。于是乎,大家认为“教”与“不教”也就一个样。

  这些一个样,却都是表象。一切自以为然的事情,是因为你被它惯常的表现蒙蔽。只有“褫其华衮”,你才会看到更深的原因,也才有改变的可能。


看过“叶圣陶的作品读后感”的还看了:

1.稻草人叶圣陶读后感

2.叶圣陶专集读后感

3.叶圣陶读本读后感

4.叶圣陶稻草人的读后感


查看更多教育合作相关内容,请点击教育合作

2020 阳光学习网版权所有. 湘ICP备19018206号-1